
▲B2G-VPP的技術應用、成本效益分析。(圖/記者蔣彤雲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中華大學呼應政府推動2030年全台公車電動化政策,執行國科會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計畫,與國立中興大學執行國科會新能源電動車產學技術聯盟攜手合作名(26)日假中興大學電機大樓舉辦「電動巴士至電網虛擬電廠技術及商業模式研討會」,將匯聚國內綠能領域的專家學者、國內外廠商等,共同探討虛擬電廠與電動巴士整合分散式電源的實務問題,並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參與研討會學者專家包括中興大學、彰師大、臺師大、成大、及華大等國內權威綠能專業教授群與研究人員,針對電動巴士充放電特性、B2G-VPP的技術應用、成本效益分析、商業模式發展以及相關政策與法規調適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會中強調異質性分散式電力資源的有效整合,並探討如何透過電動巴士參與「電力交易平台」的輔助服務,提升能源供應穩定性及電網韌性,進一步推動電動運具及台灣智慧能源轉型的發展。
研討會之成果將促進產學合作與技術交流,為台灣未來電動巴士與電網整合應用提供前瞻性建議,共同邁向綠能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