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cpttw.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台東花環夢想基地交屋.jpg)
【警政時報 簡郁峰 台北-台東連線報導】
在台九線上,台東卑南鄉龍過脈部落附近的「花環夢想基地」,從買地、整地到興起建造歷時兩年多,臺灣葡萄樹關懷協會秘書長鄭信盛已於2025年一月領取門牌,正式啟用。過去使用和原住民教會商借的教室陪伴孩子進行課程活動,如今換到了新的場地,鄭信盛秘書長指出,孩子們認知到這是屬於他們的空間,產生了歸屬感,行為表現有明顯進步,穩定度大幅提升。他說換到了新的場地,原本應該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但因為沒有適合接送孩子的車輛,這個集合眾多人心力打造的夢想基地恐怕無法帶來預期的效益。一部車接送部落孩子們到「夢想」所在,他們還在尋求社會各界的更多關注與應援。
根據鄭信盛秘書長長期陪伴的觀察,部落孩子們自從最近移動到夢想基地後,普遍認知到這個空間屬於他們,這裡的課程老師與志工陪伴,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和像極了另一個有愛的家園,產生了歸屬感,行為表現有明顯進步,穩定度更是大幅提升。但是因為大多數家長多有工忙,無法親自接送小孩,都是靠協會志工幫忙,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載運國民小學前之幼兒、國民小學學生者,車齡不得逾出廠十年」(29條3款),募集一台車齡十年以下的車子成為當務之急。
鄭信盛表示,當時排除萬難也要籌款建置基地,就是為了讓孩子擁有第二個家,能待在安全與溫暖的地方學習和遊憩。以「陪伴」為使命開展課後與藝術陪伴,以經濟弱勢或脆弱家庭等高風險的學童與青少年為關懷對象,透過日常共餐共學與共同生活,建構培養孩子社會互動的環境,期待做到「日常照顧」、「機會教育」及「在地延伸」。基地啟用一個多月的時間,來基地上課的孩子常問老師是否能住下來,他們都愛上這裡不想回去。就讀初鹿國小四年級,10歲的陳皓偉,他說在基地有老師會聽他說話、有哥哥姊姊一起學習一起玩,讓他覺得非常快樂。
「花環夢想基地」12/1交屋 地方賢達齊聚祝賀
台東縣議員鄭崗山:愛的基地,部落的精神地標
「花環夢想基地」交屋當天(12/1)台東縣立委黃健賓、卑南鄉鄉長郭宗益和多位在地賢達,與來自海內位的牧者、友人齊聚歡慶這件地方盛事。台東縣議員鄭崗山從未間斷的關切「花環夢想基地」的建設,由於鄭信盛秘書長自幼成長於卑南鄉龍過脈部落,是長年北漂的原民視障歌手,在台北打拼成家立業,依然不忘家鄉子弟的需要,讓鄭崗山敬佩不已。鄭議員不只一次提及這個基地是部落的精神地標,不只是單單族人回饋鄉里這一層意思,也讓「愛」這個字從個人、家庭、延伸到了部落,有了行動也有了力量。
在黑暗中戰勝光明的音樂家
「阿盛」對部落的熱愛感動了眾人,也讓我們看到了超越視覺障礙的力量
台東縣議員鄭崗山在去年1026於台北中山堂舉辦的「愛的進行式 點亮心夢想音樂會」中特別提到他的小學同學鄭信盛是個「在黑暗中戰勝光明的音樂家」。鄭崗山表示,來自臺東卑南族的鄭信盛,從小和他一起在部落成長。他們共度了六年的小學時光。「阿盛」(暱稱)自出生以來就面臨視力障礙的挑戰,但他樂觀的個性使他不畏艱難,努力克服困境。在音樂中,他找到了自我,勇敢地戰勝了黑暗。
鄭崗山看見自2016年創立葡萄樹關懷協會以來,「阿盛」已經無私奉獻了八年多,致力於推動部落孩童的藝術教育,舉辦公益音樂會傳遞愛與關懷。他一直懷抱著一個夢想,希望能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與藝術學習環境,能夠翻轉未來。
「阿盛」在台東卑南鄉美農社區建立這一座花環夢想基地,在這裏除了課後陪伴、藝術課程與母語教學以及家庭支持,孩子們能在課程中找到勇氣與自信,也讓這基地成為弱勢家庭與孩子的保護傘。「阿盛」對部落的熱愛不僅感動了眾人,也讓我們看到了超越視覺障礙的力量。
![](https://www.tcpttw.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各界貴賓.jpg)
興起建造完成基地的大功臣:臺灣心義工團
兩年前一起投入建設的「臺灣心義工團」,是完成基地的大功臣,理事長李志強號召近300人次的志工一起參與建設的工作,還幫忙募款。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他,當時接觸到葡萄樹關懷協會提出的夢想,雖然覺得挑戰甚巨,但是協會「用藝術陪伴孩子」的理念,讓身為台東人的李理事長深表認同,他清楚部落中家庭功能不彰的狀況,因此建立一個陪伴孩子的場地,將有機會照顧關懷更多的家庭,不只是一人、一家受惠而已,因此他積極推動促成,使基地能夠盡快完工。
![](https://www.tcpttw.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台東花環夢想基地」被喻為點亮台九線上,啟發孩子夢想的燈塔。定意成為當地部落孩子重要的課後輔導與關懷中心.jpg)
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校長洪志彰「久將」
期待「台東花環夢想基地」體現卑南族文化與花環的意義
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校長洪志彰「久將」在12月1日交屋典禮中特別出席,他穿著卑南族服飾,頭帶著花環,表達對「台東花環夢想基地」 在卑南鄉興起別具意義。「久將」提到聽過很多老人說,為什麼受教越高的孩子離自己的文化越遠,「我聽到這樣的話其實無言以對。」Puyuma意旨卑南族10個部落中的南王部落,古語中Puyuma有集中團結之意。花環為台灣16族原住民族中,最能突顯卑南族的穿著服飾特徵,任何重要場合包含婚喪喜慶,為族人戴上花環表示尊崇之意。久將認為,「把文化活出來,課程其實只是一種媒介,更重要的是文化該如何讓孩子成為卑南人應該的樣子:頭戴花環身穿族服,在祭典中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這才是最真實的期待。
久將所談的創新教育,是讓卑南族學校教育成為卑南族成長的一部分,「舉凡卑南族先賢、小米文化、卑南圖文之美、狩獵文化、土地信仰等,希望學生從自身的生活中學習,把文化活出來。」。對於有卑南族的子弟鄭信盛願意返鄉建造一個屬於在地孩子課輔和文化傳承的基地,儼然就是他們另一個幸福家園,期待會讓愛與關懷湧流其中,在生活與文化有「花環」與「夢想」融合呈現,久將期許「花環夢想基地」會是台九線上與地方很重要的關懷據點。
![](https://www.tcpttw.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久將校長致詞.jpg)
今(2025)年起的「藝術陪伴課程」開始於基地進行,課後陪伴班也將於新學期開始後啟動,預計初期每週規劃三次活動,新學年度(2025年9月)之後再視孩子的需求進行調整。而這些新的訊息已為部落帶來新氣象,族人們都很期待,並密切注意協會動向;許多長輩甚至已開始組織,自願報名擔任陪讀志工,家長們也對協會有更大的信任感,願意將孩子們帶來參與活動,也讓協會這幾年的投入大大獲得鼓勵與安慰。鄭信盛熱情邀請友善有情的各界朋友,有環島或騎車經過台九線,歡迎來到「花環夢想基地」,台東縣卑南鄉煙草間路6號,來到這裡喝杯茶,看看孩子與長輩,預約一個溫馨的部落公益探訪之旅。
「葡萄樹園丁見面會」
邀請更多的朋友認識台東部落孩子的需要,加入園丁的行列
葡萄樹關懷協會的計畫如火如荼的開展,資源的募集更需要加緊速度,鄭信盛秘書長表示,基地開張之後,半年後將迎來東部夏天高溫的挑戰,冷氣、冰箱都是必須的;此外,桌椅、電腦、廚房器具等仍待募集。鄭秘書長希望透過每季一次「葡萄樹園丁見面會」,邀請更多的朋友認識台東部落孩子的需要,同時加入園丁的行列,用實際捐助挹注協會的工作,預計3月29日將辦理今年的第一場見面會,也向大家分享基地第一季運作狀況。(329葡萄樹園丁見面會,詳情請關注https://neti.cc/gOnZ8z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