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全台第一公義的新銳媒體

【獨家】交屋糾紛(下)百戶屋主淪冤大頭?房市專家:提早過戶為數億「現金流」!

我要分享

【警政時報 崔兆慧/桃園報導】

普建設1985年成立,1995年掛牌上市,目前資本額超過41億,屬於規模不小的建商。有住戶就質疑,如此大的建商,會差這點利息錢嗎?

皇普建設屬於知名建設公司,讓住戶不解為何不願負擔利息。
皇普建設屬於知名建設公司,讓住戶不解為何不願負擔利息。

房市專家陳泰源也解答,買家向建商配合的銀行進行貸款,建商提早申請撥款,可能是為了用這些錢進行周轉。因為如果不趕緊過戶,錢就會一直卡在銀行裡,而辦理過戶撥款,建商就能用這數億元,再去投資其他建案,加速現金流動。至於「利息陷阱」,早就已經寫在合約裡了,住戶想爭取補償,也常常求助無門。

但一般來說,建商在取得使用執照後,一個月內會通知交屋,而針對皇普建設這案,陳泰源也說:「照理講不應該這樣,如果已經撥款了,也就是說房貸的本息已經由新屋主開始繳了,那正常情況會控制在一週內完成交屋。否則就是還沒交屋,房子還沒到我手上,但我房貸卻已經開始繳,這樣誰會願意?」

房市專家陳泰源點出建商提早過戶,不是著眼於利息錢,而是背後的現金流。(圖/陳泰源臉書)
房市專家陳泰源點出建商提早過戶,不是著眼於利息錢,而是背後的現金流。(圖/陳泰源臉書)

舉買家N小姐的房子為例,合約上有寫新成屋含洗手台、浴室等設備,一驗時卻缺東缺西,屬於瑕疵,仍需要建商再修繕。而期間產生的房貸利息,按一般社會通念,似乎是可以要求建商吸收。

而皇普提出「發禮券做交屋禮」,陳泰源也坦言「大部分的建商都很惡劣」,不想讓會吵的那種人拿到好處,才會藉此看看能不能各個擊破、分化住戶,不讓住戶團結起來,「遇到這種情況,當然會建議消費者最好團結起來,提起集體訴訟,這樣才不會被各自擊破。」

桃園建商爆交屋陷阱!消保官遭批冷漠 市議員:建商要負社會責任

協商會當天,也有請來桃園市政府消保官前來協調,買家們卻反應感受相當差,「感覺消保官置身事外且態度傲慢,僅以一句『我們不能強迫雙方提供或妥協任何方案』打發」,甚至買家當場質疑消保官站在建商那邊、太消極,還被消保官斥責「不要這樣講話」。但對此桃園市消保會回應,當天協商是不公開會議,不方便再對外說明。

建商態度強硬、協商無果,律師李育昇分析:「基本上即便合約內容有些不合理,但是已經簽了,可能還是要按照合約,如果溝通不成,就只能打官司。」建議住戶可以尋求集體訴訟管道。

皇普「園首之道」開價65萬/坪,卻爆出建商「交屋糾紛」。圖/截自皇普園首之道)
皇普「園首之道」開價65萬/坪,卻爆出建商「交屋糾紛」。圖/截自皇普園首之道)

消費者保護基金會也表示,簽訂合約前最好確認交屋日期,避免誤踩陷阱,若和建商有買賣上的糾紛,消基會能提供法律諮詢,進一步協助消費者進行訴訟。

 3月25日協商會當天,桃園市議員黃崇真也派員前往了解住戶需求。黃崇真認為,皇普建設這麼大的上市櫃企業,面對如此明顯的交屋時點認知糾紛,應該負起大企業的社會責任,而不該任意交屋,呼籲皇普建設積極與住戶再次共同協調。

黃崇真也認為,政府相關單位應好好檢討,並完備建商定型化契約規範,以免日後類似消費糾紛再次發生。

而針對買家控訴,本報記者致電皇普建設查證,皇普表示「協調會都已經和住戶說明」,不願再多做回應。

屋主開心買新房,卻遇上消費糾紛。目前屋主們已經陸續開始交屋,至於多出來的利息,後續到底該由誰負擔,恐怕還得和建商繼續斡旋。

相關報導:【獨家】交屋糾紛(上)建商強過戶銀行照撥款?109戶屋主等瞴交屋慘吞利息!

我要分享
按個讚!警政時報粉絲團!讓您立馬觀看獨家影片!也可向我們投訴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