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全台第一公義的新銳媒體

2千萬重塑高鐵區東興圳老化16座橋  鄭朝方以人文美學打造東之小徑十六道白

我要分享

▲竹北高鐵區「東之小徑16道白」,拍攝者為楊銘雄,獲得竹北影平方攝影比賽優選。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竹北市公所為改善東興圳步道環境,投入2,000萬元整修16座老舊木棧橋,範圍涵蓋隘口里、東平里及中興里等,每座橋依地形、地勢呈現不同曲線,讓東區水路綠帶成為美感與詩意兼具的步行廊道。


▲竹北高鐵區「東之小徑16道白」,拍攝者為戴丞衍,獲得竹北影平方攝影比賽優選。

竹北市長鄭朝方表示,東興圳原稱六張犁圳,是橫跨東區的重要親水綠帶,然而水圳上的16座橋,經年累月風雨侵蝕,導致結構老化嚴重,為提升行人安全及步道景觀質感,市公所自編2,000萬進行結構更新及步道修繕,為新的橋體注入美學與創新。


▲竹北高鐵區「東之小徑16道白」,拍攝者為楊銘雄,獲得竹北影平方攝影比賽優選。

鄭朝方強調,這次改建是為市民創造一個兼具美學與安全的生活圈,並以建設「步行城市」為目標,而市公所以不砍、不伐、不擾的方式保留原生樹叢樟樹、柳樹等,使這些綠蔭繼續庇護行人,也讓步橋更具生態風貌,每座橋統一以白色為主體色調,依著地形地勢佈局,讓橋體以優美的曲線鋪展於綠帶間,增添「東之小徑十六道白」的詩意風情。

鄭市長指出,不管是路燈、小路橋,他都會用盡心力去設計,體現出創新美學的精神,並打造出公共建設的質感,更期望每位行於其間的市民都能感受到市公所團隊的用心和細膩,在城市的一隅,找到屬於自己的歲月靜好。

我要分享
按個讚!警政時報粉絲團!讓您立馬觀看獨家影片!也可向我們投訴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