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全台第一公義的新銳媒體

宅延壽補助怎麼申請?從驗屋到修繕規劃一次搞懂

我要分享

商傳媒|記者金政美/台北報導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於2025年初最新統計,全台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建物已突破500萬戶,占住宅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屋齡超過40年的住宅也達約293萬戶,主要集中於台北、新北、基隆、台中、台南與高雄等老市區。這些老屋大多興建於尚未施行現行耐震設計標準的年代,普遍存在結構老化、管線老舊與耐震不足等安全風險。

面對如此龐大的老宅存量,拆除重建雖是一種選項,但往往因重建成本高昂、產權複雜以及社區居民抗拒等因素,導致推動進度遲緩。為此,內政部推動「老宅延壽」政策,提供另一種兼具務實性與文化價值的替代方案,逐步成為高齡建物管理的重要趨勢。

所謂「老宅延壽」,是針對尚具結構安全的高齡住宅,透過耐震補強、管線更新、防水整修、節能改造與外觀美學優化等多元手段,使建物得以延長使用壽命10至30年,同時提升居住安全性、舒適度與空間效能。

全台老屋超過500萬戶進行驗屋確認問題所在。圖/鴻宇健康驗屋提供

「與其讓老屋變成都市死角,不如讓它們以新姿態重生。」鴻宇健康驗屋指出,為提高延壽效率與政府補助申請的成功率,愈來愈多屋主會選擇在修繕前委託專業的驗屋服務。透過驗屋工程師全面檢查建物的結構穩定性、漏水狀況、管線老化與耐震能力,並出具詳細的專業報告,不僅能協助屋主釐清修繕範圍與預算,也成為地方政府審核補助申請的核心依據之一。

自2024年底起,多數縣市政府已明定,申請相關補助時,應檢附由建築師或技師簽署的「建築現況評估報告」,作為必要文件之一,顯見驗屋制度已成為老宅延壽政策推動的重要基礎。長期在新北市從事驗屋工作的林泰宇表示:「過去常見民眾申請補助未果,原因多半是缺乏完整的屋況報告或修繕規劃與現況不符。現在透過專業驗屋,不僅流程更順利,政府也能清楚掌握實際需求,提升審核效率。」

林泰宇也強調,老宅延壽不只是折衷的選擇,更是一種對空間價值的重塑與永續利用。他呼籲更多民眾正視老宅的結構安全與潛力,主動投入延壽工程,在保存記憶與提升生活品質之間,找到最佳平衡。

我要分享
按個讚!警政時報粉絲團!讓您立馬觀看獨家影片!也可向我們投訴爆料